中国传统壁画泥板制作步骤
材料准备
中国画传统技法课程材料:
1、60x80大芯板、
2、黄土
3、砂子、
4、立德粉、
5、明胶(食用明胶)、
6、中国画颜色及矿物色、
7、铜箔、
8、竹质筷子、
9、木条(宽2.5–3厘米)
10、小钉子(3厘米左右)
11、麻、
12、麻刀、
13、大号排笔、
14、塑料桶、
15、不锈钢盆(大和小)
16、电磁炉、
17、锤子、
18、末子、
19、厚塑料薄膜、
20、复写纸、
21、临摹范本。
22、剪刀
23、电钻
第一部分底板制作步骤
第一步:打孔。用电钻采用垂直角度在大芯板上不规则间隔均匀打孔,孔不要太靠近边缘。
第二步:种麻。将麻剪成10cm长度然后取一小缕进行缠绕,然后用竹签钉入事先打好的孔中。
竹签是用竹制的一次性筷子用钳子截成3-4cm长一段一段(最好在剪之前用壁纸刀削出一个尖状的头,以方便种麻)
第三步:修麻。用剪刀呈45度角修剪麻的层次。使所重的麻每一株的层次有高有低(记住是每一株)。
第第四步:钉木条。在大芯板的四周钉上宽3cm宽的的木条,木条要高出大芯板1.5-2.0cm的高度,高出的高度就是后期泥板的厚度。
第二部分和泥
第一步:泡泥。将采集来的黄土在水桶中浸泡24-48小时,水要没过土5cm。
第二步:打麻。将麻刀用竹条不断敲打使其蓬松均匀,方便与泥沙混合。
第三步筛沙。用纱网将买来的细沙进行粗颗粒过滤,因为粗沙颗粒会影响泥板抹平。
第四步:铺塑料布准备正式和泥。要买8米长的双层塑料布,然后剪成两块每块四米长(因为泥要活两次,每次用一块)
第五步:分层混合泥、沙、麻刀。一层泥一层纱一层麻刀,反复两次就是达到六层(有助于混合均匀)
第六步:加水和泥
。由于泥中有水所以要少加一点水,循序渐进的加,不要活的太稀。加水后由2-3人掀起塑料布的一端用脚不断的踩压塑料布中的泥土,踩压一次双手往上方提拉一次塑料布。当泥巴滚到塑料布的另一端后再从另一端同样的方法开始将泥土踩压。直到泥巴充满粘性后再泥土踩成饼状折叠,再踩成饼状折叠,直到泥土充满粘性。
第七步:闷泥。为了让泥巴更具有粘性和让麻刀、泥沙充分的融和需要用塑料布把泥包裹后闷24小时。
第三部分第一层抹泥
第一步:打湿木板。在种满麻的大芯板上刷上一层水打湿板子和麻刀。
第二步:上泥。把泥巴用瓦刀或手将泥巴和麻刀充分结合。第一次泥巴的厚度为大芯板侧面木条高处大芯板高度的五分之三左右(剩余五分之二在第二次抹平时达到与木条水平)。
第二步:第一次抹平。抹平时注意横向抹完再纵向抹。抹泥时注意用力往下压,特别是四个角要注意压实。
第三步:反复压泥板。每个半小时要对泥板进行一次压平,如此反复六次。
第四步:覆盖宣纸或其它透气覆盖物。目的是让其均匀慢干,直到干透。
第四部分第二层抹泥
第一步:划泥板和喷水。用螺丝刀等锋利锐物在第一次抹平的干泥板上画出乱痕,清理干净后在泥板上喷水(为了使第一次模拟的的泥板与第二次抹泥的泥板能互相粘粘)。
第二步:抹泥。再打湿的泥板上抹泥,抹泥的厚度与泥板侧面的木条水平。
第三步:反复压泥板。每个半小时要对泥板进行一次压平,如此反复六次。
第四步:然后将泥板覆盖宣纸或其它透气物后阴干,这样一块平整完美的壁画泥板就完成了。
北京市朝阳区